编者按:
“年味”是游子的归心;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;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屋内的一股幽香;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;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葫芦,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;是不管认识不认识,见面都说“过年好”的那种友好;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,庆祝新的开始;是满大街挂满红灯笼,充满了祝福话语的节日气氛……
2018年新春之际,光明网开启春节特别众筹,围绕“年味”主题征集网友优秀作品。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取部分作品予以刊载,以飨读者。
进了腊月,就闻到年味了。
是猪肉、鱼、鸡、鸭、面等将人们领进腊月的大门。对年的期盼,使各家各户不约而同的忙碌起来。各种疏菜自家地里就有,无需准备。猪肉是准备的主题。条件好的家庭,杀年猪,没有年猪杀的,只能到公社食品所里去买肉了。也有同邻居合起来杀一头的,即其中一家完成了国家定购指标,同没有完成指标的另一家共同杀一头猪。“二一添作五”,用“合作”的方式诠释政府“购五留五”的牲猪政策。
杀猪师傅是我们4队的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。他们有一套工具,诸如腰盆,各种刀具。当然是有偿服务。杀一头猪收3——5元的刀把子钱。腊月初十左右,是他们最忙的时候。也是我们一帮少年最开心的时候。他们杀猪,我们跟着看,看他们从圈里将100多斤的猪轻易地抓到条凳上,熟练地将闪着寒光的尖刀通过脖子准确地点到心脏;看他们将濒死的猪来回揉搓,猪血喷涌到放在腰盆里的小盆里;看他们将用开水烫好的猪的毛收拾干净,刚才还浑身肮脏的猪变成白白净净;最爱看的是他们为猪吹气——在猪的后蹄上割一道口子,用随身带来的像钢筋一样的铁棍,通过那道口子,将猪的全身打几条通道后,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,对着口子往猪身上吹气,瞬间一个瘪瘪的猪变成肥肥胖胖的猪。。。。。。我们从村头看到村尾,只要有杀猪的人家,一家不落,意犹不尽!我们用不离不弃的热情,欣赏一种生命给人类年味的牺牲和奉献!勃勃兴致使我们毫不在乎父母督促我们回家吃饭的急切呼喊!我们为杀猪师傅赏我们一个猪尿泡而欣喜不已!我们将到手的猪尿泡,洗干净后吹圆当汽球,玩好多天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这是我们童稚的乐趣!
年味中没有宰杀肥猪的热闹,就缺少了生动;年味没有孩子们的参与,就少了生气!
过年,各种面食是不可或缺的。当年没有压面机,全是手擀。家家拿出为过年准备的储藏许久,经石磨磨出的白面,择一个晴天,请上几个能干的女人,为自家擀面条。擀出来的面条,先晒干,再囤积起来,一家人可以吃到正月出头。擀面的场面异常热闹,门板好几块,晒席好几副,和面、擀面、切面、晒面,分工明确,有条不紊。擀面成了女人们聚会谈心的机会。她们在一起大声地谈男人、谈孩子,说家长里短。在不经意间,面皮擀出来了,面条切出来了。擀出来的面皮圆得像太阳,切出来的面条像她们的日子那么长,像她们的生活那样细!此时,她们忘记了人生的艰辛,忘记了生活的窘迫,从心底发出的笑声是那样的真诚,那样的干净!那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绝不影响手中的动作。在她们的不知不觉中,擀面结束了。年少的我们,在忙碌的人群中兴奋的穿行,除了撵鸡,还偷偷地从面团上揪一块,像泥巴一样拿在手里把玩,时不时听到父母怜惜的呵斥!
除夕前的几天,是做馒头、舂糍巴、糊豆饼、磨豆腐的日子。人们为了年而忙碌了二十来天,在不知不觉中,过年的物资就准备齐了。万事俱备,只等年来到!孩子们伸长脖子盼,总觉得时间的脚步比平时慢,巴不得年快快来到!
大年三十,一家人比平时起得早。男人打扫堂尘,女人准备团年饭,孩子们贴年画贴春联。我们家条件不好,但是年画和春联是少不了的。早饭后,我会揣上块八毛钱,和小伙伴们步行到董场,买回自己喜欢的年画,如《红色娘子军》《智取威虎山》之类有故事情节、像连环画一样的图画,上面解说词与年无关,但却同年味有关。按照父亲的叮嘱,不忘请回毛主席标准像。回到家,首先将毛主席画像恭恭敬敬地挂到堂屋正上方,之后再贴年画。年画对称地贴在堂屋左右的芦壁上,由于芦壁是泥巴抹上去的,似乎承受不了年画之重,总会被风掀起一角或者干脆掉下来。每当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总是要兴致勃勃不厌其烦地重新来一次。春节的对联书写和张贴是有约定俗成的内容。大门上的是迎春归、财源滚滚之类的,厨房的对联自然是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和节俭为主题。堂屋中柱上是“童言无忌”、猪栏上贴的是“六畜兴旺”。张贴对联是有究的。有一年,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将首联贴在左边,没有上过学堂的父亲训斥我是“左右不分,还是读了几天书的人!”
团年饭一般在中午。吃饭之前,照例是要放鞭炮的。放鞭炮一般都是半大孩子的事。我们这个年龄的人,都有放鞭“截留”的经历。在燃放前,悄悄地将鞭炮掐一截,留着以后慢慢放着玩。一次,我截留后的鞭炮没响一会就没声音了,父亲心知肚明地说,怎么像“叫花子赶彩”!叫花子(专业乞讨人)在农家办喜事时,不请自到地找东家讨彩头,蹭饭吃,在别人家门口放几个鞭,提示自己来了。父亲的话,引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,笑声融入到年味里,瞬间,浓浓的年味更浓了!
吃了团年饭后,重要的一件事,是到故去的亲人墓地上烧纸、焚香、放鞭、燃灯,用这种方式展示对先辈的孝敬初心不改,尽情释放浓缩了一年的对亲人的怀念,树立起一面“前传后教”的旗帜!霎时,一望无际的平原上,鞭炮声此起彼伏,墓地四周烟雾缭绕。这种具有独特年味的景致,给乡亲们尤其是年迈的老人们平添了人性的温暖!
除夕晚上守岁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习惯。晚饭后家里所有的房间,包括厨房都要燃上灯。那时候农村没有电,照明全是煤油灯。平时再节俭的人家在这晚,同样是彻夜灯火通明。那时没有电视机、没有收音机,更没有春晚,一家人守着煤油灯,守着对年的那份情感!袅袅轻烟,氤氲的是对全家新年的祝福,是对好日子的期盼!
拜年也是有讲究的。农村的习俗是:初一拜跑年,初二拜岳母;初三后按尊长秩序和亲疏关系拜年。正月初一是阴历新的一年的开始,小辈、晚辈子自然要给左邻右舍的乡亲送去问候。记得小时候,都是比我们大几岁的邦银哥带着,全生产队32户人家,挨家挨户都走到。“爷爷、奶奶,叔叔、婶子,哥哥、嫂子”“给您们拜年啦!”送到的是祝福,收到的是温暖!初一以后几天的拜年都要带上礼物。当时普遍贫穷,,也不兴拿烟提酒,一般是提一对白纸包装的酥饼(一对两筒,一筒10个)。给平辈拜年带小的,给长辈拜年提大一点的。小酥饼每个比现在一元的硬币大不了多少,大酥饼,比小酥饼也大不了多少。轻微的礼物,传递的是亲情友情。拜年,双方看重的不是礼物,计较的是“来”与不“来”。别看礼物小,主人要用好酒好菜招待来客一天。中餐是十盘,晚餐是十碗。盛的内容无非是蒸、卤、煎、炸后的鸡、肉、鱼,绝少有青菜。“十盘十碗”的寓意是十全十美,主人的热情使得拜年的人不醉不归。
正月初九,农村习俗是请春客。春客,意即妇女。家庭主妇从年前忙到年后,自然是辛苦。这一天,讲礼数的家庭要将七大姑八大姨接到家里好酒好菜的招待一天,忙了旧年忙新年的家庭主妇,放下锅碗瓢勺,远离灶门锅台,一门心思地当一回客人。如果赶上有戏班子演出,这些粉丝会用欣喜用掌声表达对花鼓戏的缠绵!初九,俗称“上九日”,“九”是最大数,“上”有高、最之意,“九”前面还带“上”,这尊重够可以了吧!这天请春客,表示了对妇女的无比尊重!
现在物资丰富了,不缺吃不缺穿,平时的日子就像天天在过年。科技减轻了体力负担,也提供了人们对年味的选择。超市里,各种食品应有尽有,无须像以前一样刻意准备。虽然,人们过年仍然看重团圆,但祖辈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洞话题。还有,这些年每到春节,没有了过去那些储满年味的程序,没有了对年味的打磨,总感到渐行渐近的年或身临其境的年,似乎少了点什么!这,轻易地勾起了我对曾经的年味的眷恋!
作者:鲍邦协